
桃花開放,津城的春天來了。在天津美術館,也有一抹春色在靜靜等候着觀眾的到來。日前,“春風十里”京津小幅風景油畫邀請展在此開幕,昨日,記者走進展覽現場,隨策展人和觀眾一同看展,尋找油畫裏的春天和希望。
高天闊野、大山廣漠、江河林泉、船橋屋舍……天津美術館一層的展廳裏,數十幅小幅風景油畫搭建起一個絢麗的大千世界。記者發現,綠色在很多作品中成為主題顏色,與館外的春色遙相呼應。楊飛雲的作品《婺源之春》裏,有樹、有草、有石、有水;劉悦的作品《新綠》中,碧綠的樹葉鋪滿了天空。觀眾郭雯雯一邊觀展一邊與同伴討論着作品,她對記者説:“我看了一小時還是意猶未盡。綠色的深淺、濃淡、面積大小,每個畫家都不一樣,他們都是在與觀眾分享‘春天’。”
除了春天主題的作品,還有一些參展作品將視角對準普通人的生活,為“春風十里”的主題增添了濃濃的煙火氣。在張勝的作品《大衚衕愛華里》前,觀眾王書涵正在津津有味地拍照,他向記者講起了自己的感受:“這幅畫畫的是一個社區普通的場景,綠葉和紅磚的搭配很自然,畫裏的人物都在忙着各自的事,生活氣息很濃,畫家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了美。”黃遠鵬的《窯洞》、朱春林的《甘露》等作品,也通過描繪生活場景,表現出人們的美好生活,向觀眾傳遞出希望的力量。
據瞭解,此次展覽的作品來自於京津兩地老中青三代畫家,既有畫壇名家,也有青年才俊。策展人、天津美術館展覽部副主任孫禹介紹,小幅油畫一般是畫家作為户外寫生或是大幅油畫的草稿來創作的,會帶給觀眾別樣的欣賞體驗。“此次展覽適逢植樹節,大家共同的感受就是春天到了,希望觀眾能夠從中收穫美好的觀展和生活體驗,”孫禹説。(記者 翟志鵬 攝影 姚文生)